“今年以来,公司取得甲磺酸雷沙吉兰、盐酸利多卡因原料药等10个新产品生产批件,产品品种向高端布局。”河北广祥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崔永斌说,目前,公司拥有原料药品种35个,另外包括盐酸多巴酚丁胺、尼可刹米在内的18个品种已上报待批,品种结构日趋高端化,拳头产品咖啡因远销欧美市场。
在沧州四星联合医药包装有限公司展厅,工作人员在展示预灌封注射器。 图片来源:河北新闻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京津冀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着眼协同创新体系促成果转化,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创新驱动和项目建设双向发力,突出科技赋能,聚焦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全流程各环节,全力构建“科研+小试+中试+生产”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体系。近年来,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发展化学合成药物,围绕“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产业链夯实创新链条,加快南开大学·沧州渤海新区绿色化工研究院、化学药品公共实验平台、中试基地、河北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沧州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吸引更多高端人才、重大项目、科技成果,加速新产品、新工艺开展科技攻关,提高综合竞争力,打造国家级绿色原料药基地。
下一步,京津冀三地将按照“合作共享”原则,通过“市场优先、政府引导”方式,深化京津冀产业生物医药领域合作,增强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互补能力,形成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共同体,积极探索产业合作新模式、新机制。京津冀·沧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将积极承接京津原料药项目,打造国家级绿色原料药基地,为京津冀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原料药保障;承接京津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区域内转化效率和比重;借助医药经营新模式,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发挥开发区科技创新体系优势,大力引进和培育研发定制合同生产企业,集聚先进技术、高端人才,充分释放生产能力,促进创新医药产品在开发区研发、生产。发挥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原料药产业优势,借助药品上市持有人制度,大力引进和培育制剂委托生产企业,推动医药产业向下游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来源:沧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