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争春“香”烂漫,非遗井陉大联欢。2月13日(正月十六)举办的井陉县第二十九届民间艺术展演,再次将首个“非遗版”春节河北省会后花园·井陉的年味儿拉满,吸引了数万名游客,“长枪短炮”云集,现场人山人海。进行现场直播的井陉发布和井陉融媒抖音直播间访问量叠加近15万人次。         巡街演出是今天整个展演活动的前奏。八面大鼓头前开路,由精品非遗表演队、17个乡镇民间花会表演队、行业精英组成的22个方队、近2500人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边行进、边演出,不仅展示了千年古县井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彰显了全国文化百强县井陉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特别是非遗表演方队,井陉拉花、桃林坪花脸社火、板桥战船、小寨飞叉、冶西牛斗虎等井陉的表演类非遗项目几乎倾巢而出,演员年龄结构涵盖了老、中、青、少、幼,集中展示了非遗大县井陉深厚的非遗群众基础和非遗的代代传承,成为“长枪短炮”追逐的对象。整个巡游路线贯穿井陉县城的核心区域,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到“三千年文化长廊”——井陉的独特韵味。         为满足游客的不同“口味儿”, 除主会场外,今天的场地展演还设置了5个分会场,并且每个分会场在表演项目安排上都有所侧重。从县域乡村、社区上千支群众文艺队中精心挑选出来的109支文艺队,尽锐出战,倾情演出,精彩不断,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井陉在今天的主会场——全民健身中心设置了“山货大集”,琳琅满目的“实在井陉”区域品牌产品、垂涎欲滴的井陉特色美食、五花八门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倍受游客青睐,纷纷开启“剁手模式”。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一年一度的正月十六井陉民间艺术展演,已成为井陉县域民间文艺队展示才艺的“最高平台”“最大舞台”,也是井陉闹正月的巅峰,被称作井陉的非遗“大观园”、全民“联欢会”。       “因为每年参加展演的队伍数量有限,所以很有竞争性。对基层文艺队来说,能被选上,是一种荣誉;对乡村、社区来说,自己的代表队能上场,是一种自豪。”井陉县文化馆馆长尹霍平说,这是全县群众参与度最高的文化活动,也是他们县群众性文化活动之所以活跃、非遗之所以代代传承的根源所在。




来源:井陉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