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名技能英才将角逐113个赛项在省政府新闻办4月16日召开的河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新闻发布会上,组委会展示了大赛吉祥物——“涵涵”(左)和“丹丹”(右)。河北日报记者解楚楚 摄
从省政府新闻办4月16日召开的河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新闻发布会上获悉,4月26日至28日,以“匠心筑梦·技耀燕赵”为主题的河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将在邯郸市举办。
本届大赛由省人社厅主办、邯郸市政府承办,共设113个竞赛项目,其中世赛选拔项目66个、国赛精选项目40个、省赛特色项目7个。大赛采取集中办赛为主、分散办赛为辅的方式,83个竞赛项目集中在邯郸举办,其余30个竞赛项目分别由石家庄、邢台等8个市承办。
“围绕我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布局和行业新技术应用趋势,本届大赛设置了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鸿蒙应用开发、数字孪生应用技术等23个新赛项,同时对养老护理、区块链技术等8个传统赛项进行了优化,让比赛内容更具前瞻性和实用性。”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张盛江表示。
经过层层选拔,来自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和雄安新区14个代表团的1278名选手报名参赛。这些选手中,学生选手719名,占比56.2%;职工选手559名,占比43.8%。选手平均年龄为26.15岁,最大选手59岁、最小选手17岁。
本届大赛设个人奖和团体奖两类奖项。在个人奖上,大赛对各竞赛项目获得前三名选手颁发相应的金牌、银牌、铜牌,对符合条件的获奖选手按规定授予相应称号和晋升相应职业技术等级。世赛选拔项目、国赛精选项目获得前两名选手,入围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河北集训队。
大赛组委会确定“涵涵”和“丹丹”为大赛吉祥物。在具体呈现上,“涵涵”和“丹丹”身着背带裤,头戴古代将军头盔,分别拿着AI芯片和工具箱,体现了河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开放包容、勇于变革、务实进取、敢于创新的特点。奖牌设计灵感来自和氏璧。
大赛将创新采取“赛、展、演、会、聘”办赛模式,同步举办具有观赏性、参与性、互动性的技能成果展示活动、燕赵绝技绝活展演活动、先进事迹报告会、技能人才就业招聘会等多个特色活动,让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技能、关注技能、领略技能风采。
近年来,我省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健全培养、评价、激励、使用机制,持续深化技工院校改革,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建设,推动实现技能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目前,全省技能人才总量为1300多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430多万人。在这些高技能人才中,11人获得中华技能大奖,237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10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600人获得“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称号。河北打造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
来源:河北日报、河北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