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4月,行驶在邯郸市的国省干线,路面平坦整洁、标识清晰,路旁柳树发芽、红梅盛开,来往车辆有序穿梭,处处呈现着欣欣向荣的气息。

“这次来邯郸感觉路更好走了、环境更美了,开车的心情都变得更好了。”石家庄市民刘伟说出了再次来到邯郸的不同感受。而这份不一样的感受,来自于邯郸市正在开展的道路整治提升春季行动。


01 举全市之力提升路域环境

交通拥堵、设施破损、环境脏乱……一直以来,国省干线路域环境很大程度影响着城市的形象,掣肘地方经济的发展。今年2月27日,省交通运输厅召开全省路域环境整治动员会,为推动路域环境提质升级提出了明确思路和有力指导。

邯郸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利用2个月时间,在全市范围开展道路整治提升春季行动,以“治堵、治乱、治损、治脏、治景”五治标准为核心,全力打造畅安舒美的现代化路网体系。


人勤春早,抖擞精神,一场自上而下、全员上阵的道路整治攻坚战就这样打响。

“困难在于此次整治范围广、投入大,我们不仅要对市主城区10条(段)重要出入口口交通道路进行重点整治,还要对各县(市、区)开展全域道路整治,整治提升力度是历年之最。”邯郸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张洪健手里拿着全市路网地图,一边指着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需要整治的重点路段,一边向记者介绍工作进展。

面对困难,邯郸市各级党委、政府是坚强后盾。邯郸市建立了市领导“一对一”协助包联机制,第一时间帮助协调解决工作困难。各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住建、执法、交警、乡镇等责任单位合力推动。市交通运输局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成立1个综合督导组和10个包联工作组,建立“日督导、周调度、周通报”和“一线督导、一线交办、限期整改、验收销号”工作机制,持续开展督导检查,确保整治任务高标准推进。

截至目前,邯郸市共出动人员24.68万人次,设备4.61万台,清理占道经营摊位4914处,拆除影响市容建筑物1637处,拆除清理非公路规范标识2457处,施划标线15.4万平米,修整路肩、边沟、边坡388延米,绿化补植110.9万株,完善照明设施180.32公里,全面掀起道路整治提升工作热潮。


02 提质升级 扮“亮”城市

国道G107位于邯郸市城区东部,连通丛台区、邯山区、永年区、肥乡区的多个乡镇,平时来往货车较多,是一条重要物流大通道。“2023年国道G107绕城项目建成通车,极大提升了通行能力。但是根据国家相关文件规范,国省干线公路设计时并未设置路灯,这也影响了这条公路的夜间通行环境。”邯郸市交通运输局干线公路建设管理中心主任弓社强告诉记者。

记者在国道G107沿线看到,除了一些施工人员正在抓紧补种绿植、清理护栏外,还有几处路段正在开展路灯桩基作业,在公路中央分隔带已经可以看到不少完工的路灯桩基。“通过此次整治行动,我们筹措了1200万资金,对国道G107沿线增设照明设施,目前路灯桩基作业已经完成50%,随后将同步开展路灯上部设施安装,确保4月底完成全部施工。届时,将向群众展现一条明亮的康庄大道。” 弓社强满怀信心地说。


附近南井寨村村民李轩在邯郸市区上班,每天往返都要经过国道G107。他高兴地告诉记者:“以前,这条路没有路灯,大车又多,下班回来都得格外小心。这下好了,马上就要装上路灯了,回家路上就亮堂多了。” 据了解,邯郸市道路整治提升春季行动将对城区10条重要进入口道路、共计231.8公里的路段增设路灯,照亮更多乡镇居民回家路。

省道邯沙线是邯郸市区通往武安市的主要通道,平时交通繁忙,周末自驾游客更是络绎不绝。“这条路连通了邯郸西部的九龙山公园等多个景区,是节假日群众休闲旅游的必经之路。”武安市交通运输局局长田爱平沿着省道邯沙线边走边向记者介绍。


近年来,武安市持续打造全域旅游,作为城市窗口的国省干线成为关键一环。当地交通运输部门以整治提升行动为契机,全力打造“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出行体验,对国省干线公路沿线景观、绿植进行重点提升,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

“我们还针对骑行者较多的特点,加大路面保洁力度,集中组织机扫车80辆,洒水车30辆,护栏清洗车10辆,采取“人工+机械”复合清扫模式对辖区公路开展全覆盖、无缝隙日常保洁作业,让群众告别路面扬尘困扰。” 田爱平说。

据了解,下一步,邯郸市还将采取边整治提升边交流学习的模式,分别在3月底和4月底开展县市区观摩交流活动,健全长效机制,持续推动全市路域环境提质升级。




来源:邯郸市交通运输局、河北交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