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任务任重道远,但咱可不能含糊,每一步都得按标准来。”在交通运输部门的安排部署下,我市各公路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声交织着工人们忙碌的脚步声,有序推进养护工程进度。去年以来,我市扎实推进养护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生产工作。截至目前,共实施普通干线公路养护工程6大类35项,各项工程已全部完成。

我市围绕主题高标准创建,打造全国公路安全精品路。按照“精准设计、精细管理、精美建设、精心监管、精益提升、精品建造”的创建主题,对国家“一号风景大道”实施路面大中修、交通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灾害防治、绿化提升4类品质提升工程,完成投资1.41亿元,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在大中修的同时实施交通安全精细化提升工程,国家“一号风景大道”沿线村庄边沟进行了暗排水改造,人行道进行了铺设彩砖,标志标牌、标线也进行了升级改造,沿线服务区、停车港湾、观景平台等服务设施的绿化更加完善,公路沿线村庄的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不仅有效提高了公路技术状况和服务水平,也改善了沿线群众的出行条件,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进一步推进了“交通+旅游”深度融合。去年8月,交通运输部和公安部联合发文,将国家“一号风景大道”(国道G615)御道口至大滩镇段确定为2024年公路安全精品路建设项目,为全省实施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工程提供了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


同时,我市聚焦目标、精准施策,持续提升路面养护质量。市交通运输局围绕总体养护工作目标,逐路段逐公里精准制定小修挖补方案,积极开展预防性养护和小修保养,全市路况水平持续保持良好稳定状态。2024年省级路况检测结果显示,承德市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达到92.38,处于优等水平;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达到89.52,接近优等水平;PQI优良路率达到93.36%,比2023年提高0.21%。

此外,我市积极探索、大胆应用,在养护工程建设中实现多个“首次”突破。在怀丰隧道(河北段)维修加固工程中应用二次衬砌表面粘贴钢带加固法,为我市首例;在国道克黄线(G233)四合永至横河子段修复养护工程中,首次应用“温拌+再生”的沥青路面新技术并取得成功,深刻践行了绿色公路建设理念;在国家“一号风景大道”交通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工程中,按照“1+1+4+22”的思路进行精心打造,集中示范22种“四新技术”,首次应用地锚式自张拉缆索护栏、免翼墙过渡护栏、急弯路段会车智能预警系统等,为我市后续实施公路交安设施精细化提升工程提供示范和借鉴。



来源:承德日报